01
通关陷入僵局!日媒称中国已实质上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
据日媒共同社11月19日-20日连续报道,称中国已实质上暂停对日本水产品的进口程序。

据悉,日本政府相关人士披露,中方已向日本发出暂停进口其水产品的通知,核心主张需对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水开展监测与评估,同时暂停受理日本水产品进口所需的相关材料,包括放射性物质检测合格证明、日方养殖及包装设施登记申请等。
另一方面,日本11月5日出口至中国的北海道产冷冻扇贝,虽已装船发运,却因被中方告知“放射性物质相关检测存在不足”,日本农林水产省官员坦言“事实上已无法完成出口”。
后续第二批空运至中国的日本盐渍海参,其通关流程也同步陷入停滞。日本外务省官员表示,目前正与中方进行“技术性磋商”。日方透露,中方在磋商中态度看似较为消极,且日方担忧今后中方的相关反制措施可能持续实施并进一步扩大。
海外多家媒体指出,此次贸易调整意味着日本一夜之间再度失去其最重要的水产品出口市场。
中国市场对日本水产品出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回顾相关数据可见一斑:2023 年 8 月中国因福岛核处理水排海全面暂停日本水产品进口前,中国一直是日本水产品的最大出口目的地。
日本农林水产省的统计显示,2022 年日本水产品出口总额达 3873 亿日元,其中对中国大陆市场的出口额为 871 亿日元,占比 22.5%;而到 2024 年,这一出口额暴跌至 61 亿日元,目前仅珍珠、锦鲤等非食用类水产品仍维持对中出口。

此次中方再度暂停日本水产品进口,将给刚刚步入复苏轨道的日本水产业带来沉重打击。日本国内政界对此反应强烈: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政调会长本庄知史在记者会上直言担忧,强调 “日本水产企业可能会遭受巨大冲击”;日本维新会联合党首藤田文武则公开表态,不希望民间贸易因双边局势受到波及;社民党党首福岛瑞穗更是直接提出批评,认为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相关发言加剧了日中双方的紧张关系,这一后果应由政治层面承担责任”。
针对此次日本水产品对华出口受阻,日本官方的表态呈现出 “名义表述” 与 “实际态势” 的明显分歧。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在 19 日的记者会上称,日方 “并未收到中方有关停止进口的通知”,同时强调 “切实落实日中之间已达成的共识比什么都重要”,并表示将通过加强与中方的沟通协调,推动日本水产品顺利输华。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则在同日例行记者会上明确表态,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期在台湾等重大原则问题上发表的错误言论,已激起中国民众的强烈公愤。她强调,“当前形势下,即使日本水产品向中国出口也不会有市场”,同时指出日方未能提供输华水产品监管责任相关的承诺技术材料,这也是影响出口的重要前提因素。